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包括支撑套筒座、升降驱动组件、人脸识别终端、防护罩壳和防护挡板,支撑套筒座内设有驱动腔,驱动腔相对两内侧壁上对称设有两组卡合凹槽,升降驱动组件设于驱动腔内,防护罩壳设于升降驱动组件上,人脸识别终端设于防护罩壳内,防护罩壳顶壁靠近前侧的一端设有滑动槽,防护挡板滑动设于滑动槽内,防护挡板相对两侧均设有两组固定凹槽,防护罩壳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挡板固定组件,挡板固定组件与固定凹槽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使用者身高调节高度,且可以在不使用时对人脸识别终端进行防尘防护的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
公开号:CN214332155U
申请号:CN202120232688.1U
申请日:2021-01-26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潘伏招
申请人:Fujian Dongfang Hongy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16M11-2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终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
[n0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对于科技的使用越发广泛,在人脸识别终端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传统的人脸识别终端结构单一,使用时经常裸露放置在空气中,空气中具有大量的灰尘,导致人脸识别终端使用时受到阻碍,导致人脸识别终端无法使用;另外,现有的人脸识别终端通常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高度不能调节,对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来说,使用十分不便。
[n0003]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上述现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使用者身高调节高度,且可以在不使用时对人脸识别终端进行防尘防护的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
[n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包括支撑套筒座、升降驱动组件、人脸识别终端、防护罩壳和防护挡板,所述支撑套筒座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套筒座内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相对两内侧壁上对称设有两组卡合凹槽,所述驱动腔顶壁上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驱动组件设于驱动腔内,所述防护罩壳设于升降驱动组件上,所述防护罩壳为前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设置,所述人脸识别终端设于防护罩壳内,所述防护罩壳顶壁靠近前侧的一端设有滑动槽,所述防护罩壳相对两侧壁上设有卡合槽,所述防护罩壳底壁靠近前侧一端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与滑动槽对应设置,所述卡合槽设于支撑槽两端,所述支撑槽与卡合连通,所述防护挡板滑动设于滑动槽内,且所述防护挡板两端卡合滑动设于卡合槽内,所述防护挡板相对两侧均设有两组固定凹槽,两组所述固定凹槽分别位于防护挡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防护罩壳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挡板固定组件,所述挡板固定组件与固定凹槽对应设置。
[n0005]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限位齿轮和驱动齿条,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腔内侧壁上,所述驱动齿轮设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限位转动设于驱动腔相对两侧壁上,所述驱动齿条相对两外侧设有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卡合滑动设于卡合凹槽内,所述驱动齿条位于驱动齿轮和限位齿轮之间,所述驱动齿条两侧分别与驱动齿轮和限位齿轮啮合,所述防护罩壳设于驱动齿条上端。
[n0006]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为正反双转电机。
[n0007]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固定销、限位头和固定弹簧,所述支撑板设于防护罩壳外侧壁上,所述支撑板呈L形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板上端设有滑动销孔和固定槽,所述滑动销孔贯穿支撑板设置,所述固定槽设于支撑板外侧,所述固定槽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槽对称设于滑动销孔两侧,所述固定销卡合滑动设于滑动销孔内,所述固定弹簧设于固定槽内,所述限位头设于固定销和固定弹簧上。
[n0008]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挡板上端设有握持把手。
[n0009]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通过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实现了人脸识别终端的高度调节,满足了不同身高用户的使用需求;并通过防护罩壳和防护挡板配合,在不使用时对人脸识别终端进行防护,减少了人脸识别终端表面粘附灰尘的概率,挡板固定组件实现了防护挡板的固定,以保证是人脸识别终端的识别准确程度。
[n0010]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n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n0013] 图3为图2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n0014] 其中,1、支撑套筒座,2、人脸识别终端,3、防护罩壳,4、防护挡板,5、驱动腔,6、卡合凹槽,7、驱动齿轮,8、限位齿轮,9、驱动齿条,10、卡合凸起,11、支撑板,12、固定销,13、限位头,14、固定弹簧,15、握持把手。
[n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6]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n0017]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2装置,包括支撑套筒座1、升降驱动组件、人脸识别终端2、防护罩壳3和防护挡板4,支撑套筒座1为中空结构,支撑套筒座1内设有驱动腔5,驱动腔5相对两内侧壁上对称设有两组卡合凹槽6,驱动腔5顶壁上设有升降槽,升降驱动组件设于驱动腔5内,防护罩壳3设于升降驱动组件上,防护罩壳3为前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设置,人脸识别终端2设于防护罩壳3内,防护罩壳3顶壁靠近前侧的一端设有滑动槽,防护罩壳3相对两侧壁上设有卡合槽,防护罩壳3底壁靠近前侧一端设有支撑槽,支撑槽与滑动槽对应设置,卡合槽设于支撑槽两端,支撑槽与卡合连通,防护挡板4滑动设于滑动槽内,且防护挡板4两端卡合滑动设于卡合槽内,防护挡板4相对两侧均设有两组固定凹槽,两组固定凹槽分别位于防护挡板4的上部和下部,防护罩壳3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挡板固定组件,挡板固定组件与固定凹槽对应设置。
[n0018] 其中,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7、限位齿轮8和驱动齿条9,驱动电机设于驱动腔5内侧壁上,驱动齿轮7设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限位转动设于驱动腔5相对两侧壁上,驱动齿条9相对两外侧设有卡合凸起10,卡合凸起10卡合滑动设于卡合凹槽6内,驱动齿条9位于驱动齿轮7和限位齿轮8之间,驱动齿条9两侧分别与驱动齿轮7和限位齿轮8啮合,防护罩壳3设于驱动齿条9上端。驱动电机为正反双转电机。
[n0019] 挡板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11、固定销12、限位头13和固定弹簧14,支撑板11设于防护罩壳3外侧壁上,支撑板11呈L形结构设置,支撑板11上端设有滑动销孔和固定槽,滑动销孔贯穿支撑板11设置,固定槽设于支撑板11外侧,固定槽设有两组,两组固定槽对称设于滑动销孔两侧,固定销12卡合滑动设于滑动销孔内,固定弹簧14设于固定槽内,限位头13设于固定销12和固定弹簧14上。
[n0020] 防护挡板4上端设有握持把手15。
[n0021] 具体使用时,初始状态下,防护挡板4遮挡在防滑罩壳前侧,固定销12卡合在防护挡板4上部的固定凹槽内,防护挡板4下端卡合在支撑槽内,需要使用人脸识别终端2时,向外侧拉动限位头13,并在限位头13和支撑板11之间夹持垫片,通过握持把手15带动防护挡板4沿滑动槽上升,此时防护挡板4两端在卡合槽内滑动,当防护挡板4上升到最高位置处,取下限位头13和支撑板11之间的垫片,在固定弹簧14的作用下,固定销12复位卡合在防护挡板4下部的固定凹槽内,对防护挡板4进行固定,从而满足人脸识别终端2的便捷使用,需要调节高度时,仅需要启动驱动电机,即可通过驱动齿轮7对驱动齿条9的驱动作用实现人脸识别终端2的高度调节,并可通过限位齿轮8的配合,提高对驱动齿条9的卡合稳定性。
[n0022] 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料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料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n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套筒座、升降驱动组件、人脸识别终端、防护罩壳和防护挡板,所述支撑套筒座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套筒座内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相对两内侧壁上对称设有两组卡合凹槽,所述驱动腔顶壁上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驱动组件设于驱动腔内,所述防护罩壳设于升降驱动组件上,所述防护罩壳为前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设置,所述人脸识别终端设于防护罩壳内,所述防护罩壳顶壁靠近前侧的一端设有滑动槽,所述防护罩壳相对两侧壁上设有卡合槽,所述防护罩壳底壁靠近前侧一端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与滑动槽对应设置,所述卡合槽设于支撑槽两端,所述支撑槽与卡合连通,所述防护挡板滑动设于滑动槽内,且所述防护挡板两端卡合滑动设于卡合槽内,所述防护挡板相对两侧均设有两组固定凹槽,两组所述固定凹槽分别位于防护挡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防护罩壳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挡板固定组件,所述挡板固定组件与固定凹槽对应设置。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限位齿轮和驱动齿条,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腔内侧壁上,所述驱动齿轮设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限位转动设于驱动腔相对两侧壁上,所述驱动齿条相对两外侧设有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卡合滑动设于卡合凹槽内,所述驱动齿条位于驱动齿轮和限位齿轮之间,所述驱动齿条两侧分别与驱动齿轮和限位齿轮啮合,所述防护罩壳设于驱动齿条上端。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正反双转电机。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固定销、限位头和固定弹簧,所述支撑板设于防护罩壳外侧壁上,所述支撑板呈L形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板上端设有滑动销孔和固定槽,所述滑动销孔贯穿支撑板设置,所述固定槽设于支撑板外侧,所述固定槽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槽对称设于滑动销孔两侧,所述固定销卡合滑动设于滑动销孔内,所述固定弹簧设于固定槽内,所述限位头设于固定销和固定弹簧上。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挡板上端设有握持把手。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2155U|2021-10-01|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
CN210938588U|2020-07-07|一种活塞加工用智能抛光设备
CN214855900U|2021-11-26|一种衣物分离夹具
CN212420735U|2021-01-29|一种五金制品用打磨装置
CN214549034U|2021-11-02|一种便于放置工具的电饼铛
CN209770233U|2019-12-13|一种具有电池便捷插装结构的吸尘器
CN2629228Y|2004-07-28|电池座
CN212630500U|2021-03-02|一种陶瓷杯
CN211797783U|2020-10-30|隐藏式潜入全自动消毒锅圆形底盒
CN213809951U|2021-07-27|一种厨房离人报警装置
CN201197579Y|2009-02-25|置杯架
CN211154744U|2020-08-04|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床垫
CN211432169U|2020-09-08|一种窗帘电动助推装置
CN212304081U|2021-01-05|一种方便拨出的适配器插头
CN213518501U|2021-06-22|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增值电信服务装置
CN210783878U|2020-06-19|一种新型防滑地毯
CN213042993U|2021-04-23|一种新能源电池装配装置
CN211295576U|2020-08-18|一种防脱落usb接口
CN214719260U|2021-11-16|基于智慧教育用具有除尘结构的新型无尘式板擦装置
CN211129983U|2020-07-31|一种新型简易手把
CN213820170U|2021-07-30|一种多功能便当盒
CN211002412U|2020-07-14|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的罐子
CN210235658U|2020-04-03|一种可调容积的密封储物罐
CN210902657U|2020-07-03|一种用于烘焙食品的烤盘
CN209789126U|2019-12-17|一种办公家具专用隐形拉手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32688.1U|CN214332155U|2021-01-26|2021-01-26|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CN202120232688.1U| CN214332155U|2021-01-26|2021-01-26|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装置|
[返回顶部]